一、旅游接待增速喜人,旅游收入明显提高
2004年全市共接待海内外旅游者639.48万人次,比去年增长22.18%;实现旅游总收入56.24亿元,同比增长20.02%;旅游增加值22.5亿元,同比增长16.98%。这些数据表明,南通旅游业正迈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
主要景区接待量:狼山接待69.4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2.3%;濠河接待261.2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7.3%。
星级宾馆接待144.4万人.天,比去年同期增长12.29%,平均出租率60.45%。
二、规划建设积极推进,景区建设逐渐加快
我局根据本地区的实际和奋斗目标,制订了《南通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通过专家论证和部门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听取意见,进行充分的完善。配合文化、规划部门完成《南通市沿江旅游规划》编制方案。形成以“中国近代第一城”和“江海造化、山水精灵”为主题的城市形象口号。
各地结合旅游规划,注重加大旅游投入,改善旅游环境、完善旅游功能,旅游项目开发建设总体进展良好。濠河水系整治二期工程和濠河南环桥梁改造完成投资7000多万元;珠算博物馆完成投资2200万元,预计年底工程基本竣工;狼山风景区内滨江公园正加紧进行驳岸填土,拆迁和设计、招商工作。如皋水绘园投资8000多万元完成拆迁和园林部分建设,南通博物苑投资3000多万元新建总建筑面积4380平方米的展馆,目前土建及内部装修已基本结束;如东“海上迪斯科”因洋口港建设工程进行了迁址,并于今年4月底重新运营,新址的设施更为齐全,管理更加规范。另外一批深受市民和游客喜爱的标志性景观工程,如:狼山公园、通大附医灯塔、体育博物馆、通州秀岛山庄等也在年内相继竣工,并投入使用,新开设景点均发挥了良好的效益。
三、旅游载体加紧建设,市场培育不断完善
一是加紧旅游载体建设,培育壮大旅游市场。今年以来,新开设旅行社9家,使全市的旅行社总数达到了67家。进一步搞活旅行社体制机制,多家旅行社进行了股权置换,逐步改善了经营状况。加快旅游饭店评星步伐,在成功评定海中宾馆等4家星级饭店的基础上,又有两家正在积极申报三家星级饭店。积极推动景区评A创优,如皋花木大世界成为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如皋水绘园和南通博物苑创4A工作进展顺利,水绘园风景区正申请省局和国家旅游局检查验收;博物苑新馆建设工程也正争取早日竣工。
二是加强旅游载体整合,激活繁荣旅游市场。为了促进南通旅游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我局实施人才兴旅战略,与市人才市场共同举办我市首届旅游经济人才专场交流洽谈(招聘)会,广泛招集荐用旅游经济领域各类人才,并建立南通旅游人才库。征招的对象几乎涵盖了旅游行业的所有工种,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举办此类大型旅游经济人才专业人才市场在我省乃至全国旅游行业还属首创。与此同时,我局采取市场化机制,组建南通散客游中心、旅游商品专卖店,并申报了国际组团社,准备组建出境游中心。
积极培育“夜南通”市场,打造夜游南通新平台。我局对夜南通市场进行了深度挖掘,策划培育“夜南通”市场,整合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编制了《夜南通旅游指南》,向社会强力推出夜南通市场。“夜南通”的形成,使南通旅游业增加一个新的发展平台,促进我市旅游向全天候、全方位发展。
三是创建全新南通旅游网,构筑信息交流新平台。开放的南通需要全面、迅捷、立体地展现独特的魅力,我局精心编制创建了南通旅游网,于9月份开通。网页版面新颖,内容丰富实在,引导旅游休闲新消费,促进经济社会的优化发展,满足市民提高生活质量的愿望。目前,南通旅游网已成功实现与南通政务网、江苏旅游信息网、江苏旅游政务网和南通热线等知名网站的相互链接,成为我市旅游对外宣传、交流与合作的重要窗口。
四、宣传促销深层推进,合作交流不断加强
一是以节庆活动为载体,多层次、全方位地宣传南通旅游特色,展示南通的旅游形象,提高城市知名度。5月13-15日,由南通市人民政府和文汇报联合主办,我局承办了“中国文化名人·南通旅游笔会”,国内文化艺术界名人冯骥才、吉狄马加、阮仪三、焦晃、吴泰昌等和上海文汇报有关专家亲身感受南通秀美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江海文化,并为之高歌抒怀。文化名人们畅谈了对江城人文和自然景观的印象,并就如何凸现南通旅游文化魅力分别发表了真知灼见。同时,我局还先后举办了 “南通旅游风情”大型展示活动、 “2004’南通彩灯展”和“新海花之夏—2004首届军山啤酒美食节”等一系列富有创意的活动,充分展示南通特色旅游风情,丰富旅游内涵,引导都市新消费,打造旅游新亮点。
二是多层次开展客源互换和旅游合作。今年2月份我局举办了首届苏北及周边地区旅游业务洽谈会,与会的旅游企业表现出强烈的合作意向,现场签定合作协议430份,达成客源互换意向5.3万人次。其中与南通军山签约的旅游企业达到了78家。在南通旅游风情展示活动期间,我局还举办了旅游产品交易会、旅行社财富论坛,广大旅游企业达成了相互对接合作,努力降低企业成本,实现高效多赢的共识。
今年,我局在对外旅游合作方面取得突破,在走出去的同时,还请进来。组织旅游企业参加了中国旅交会、北方旅交会、扬州“长三角旅游交易会”等活动,同时还与周边、北方、边境、境外的部分城市开展了广泛的旅游交流与合作,拓展地区旅游合作的有效空间,形成了无锡—南通、淮安—南通、秦皇岛—南通旅游互动合作方案,与香港、澳门、广西防城港、浙江建德(新安江)等地区进行了广泛的客源互换和旅游协作,实现客源互换,旅游互动。
三是积极开拓海内外市场。我局利用9月份在我市举行全国首届公民道德论坛和首届世界大城市带发展高层论坛及南通港百年庆典的机遇,开展了系列宣传工作,向来宾们推介南通旅游,扩大南通旅游的市场影响力。于10月23日—29日举办了第二届中国南通国际江海旅游节。今年的国际江海旅游节以畅游“中国近代第一城”为中心,紧扣旅游市场开展系列活动。围绕“江海之旅”、“文博之旅”、“冠军之旅”、“教育之旅”、“长寿之旅”、“礼佛之旅”等六条特色旅游线路,着重推出了南通二日游。据统计,旅游节期间,华东地区和国内外共有1万多名游客组团来通。今年旅游节开幕式新颖别致,我局在环西文化广场设置了六个造型优美、象征南通六条特色旅游线路的欢迎门,吸引了众多游客,让游客充分感受到了参与的乐趣,受到游客的赞许。一台由我局策划、旅游系统自编、自导、自演的“游在南通、乐在今宵”旅游专场文艺晚会晚会充分展示了江海风情的艺术魅力,成为旅游节的一大亮点。南通美食展销、旅游商品展销、首届长三角地区斗蟋蟀大赛等活动,也深受游客的欢迎。旅游节期间,大批游客还兴致勃勃地去长寿之乡如皋寻访百岁老寿星,探求长寿的秘密,欣赏花木之都的美景。
四是积极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旅游圈。紧邻上海是南通旅游最大的市场优势,接轨上海是南通旅游的生命力所在。我局按照《南通市接轨上海工作纲要》精神,充分利用上海及长三角的平台优势,发挥区域的整合效益,寻求与上海都市圈的一体化联动发展,尤其重视与上海崇明休闲绿岛定位的自然对接,结合旅游业的自身特点,围绕诸方面要素,扎扎实实地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按照“将南通建成上海的后花园”的思路,我局就滨江公园的建设主题和风格,在上海开展问卷调查,力争使滨江公园建设成适合上海市民口味,吸引上海人来通休闲度假的首选;积极与上海结盟,加强沪通旅游合作与交流,建立了365bet体育网址驻上海办事处,为上海旅行社组团或市民来通旅游提供具体的帮助和服务;我局在去年与黄埔区旅游局建立友好局的基础上,又与徐汇区旅游局建立了友好关系,并就今后如何进行客源互换达成了协议;3月中旬,我局邀请了上海有关区旅游局的领导和大旅行社老总,对数条南通二日游的线路进行考察踩点,推出上海市民南通精彩二日游线路,并与上海百家大旅行社和有关旅游联合体商定,将南通旅游作为常规线路推出。4月中旬我局组织全市有关旅游企业,在上海城市规划展览馆举行了上海--南通旅游互动合作恳谈会,一系列优惠政策,引起了上海旅游界的极大兴趣,多家旅行社现场洽谈对接的具体事宜。今年以来,狼山、濠河等主要景区景点接待上海游客数大幅攀升,每逢双休日和节假日,这些景区景点经常能看到一批批的上海团队游客。
五、行业管理不断加强,旅游市场进一步规范
一是以推行行业标准化为抓手,围绕旅游市场开展工作,进一步拓展行业管理领域,提高行业管理水平。加快完善旅游中介机构建设,筹建导游服务中心,强化对全市导游员的管理,努力提高导游员素质;建立旅游集散中心,方便本地游客出游和外地游客的接待;完善旅游咨询中心和旅游培训中心建设,充分发挥其功能,为我市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发挥行业管理在旅游市场中的助手作用、自律作用、桥梁作用,引导旅行社、饭店宾馆做大、做强、做优。
如皋抓紧开展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创建工作,借鉴去年全市创优成功的经验,将创优工作作为一项综合性的社会系统工程来抓,成立了创建指挥部,与相关部门落实了创建目标任务,对照创建标准,逐步完善城市旅游服务功能配套设施建设和各类台账资料的整理工作。
二是加强业务培训,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业务水平。采取行政和市场化相结合的措施,强化导游员等各类从业人员的培训,严格准入制度、资格培训制度和持证上岗制度,从各个不同的层面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
从年初开始,我们分别开展了全市持证导游员年审、培训工作和新导游上岗培训工作,在导游资格考试和旅行社经理资格考试前还分别举办了考前培训班。为了配合世界大城市带发展高层论坛和国际江海旅游节的召开,我局还组织了全行业的外交接待礼仪培训和酒店从业人员的外语培训,保证了活动期间的优质的接待服务。
三是开展一系列主题活动,进一步提升旅游行业的社会形象。在星级饭店中组织“微笑大使”、“年度服务明星”评选;在导游员中开展“爱我南通,知我南通,宣传南通,建设南通”主题教育,成功举办了“田宇杯”导游技能大赛,一批优秀的导游员通过比赛崭露头角,选拔推荐6名优秀导游参加全省最佳导游员评选;在旅游行业中开展创建“文明窗口”、“省级青年文明号”活动,进行“诚信旅行社”的复核。8月份还举行了“旅游诚信之夜”活动,广大旅游企业自编自演的20多个精彩节目赢得了在场观众的欢迎,同时还举行了“倡导诚信、发展旅游”的签名活动,吸引众多市民参加,通过活动,使旅游行业又一次向社会展示了良好的精神风貌,营造了南通诚信旅游的新环境。为了加强行业内的联合,从严规范经营行为,共同打造诚信旅游品牌,10月份我局牵头,全市旅行社联合开展“诚信之旅”系列活动,首次活动武夷山旅游专线于11月18日-23日成行,由600多位市民组成的大型旅游团分三批体验了轻松快乐的武夷山之旅。为了保证服务质量,市旅游质量监督所、市旅游监察支队全程进行质量监控,考虑到旅游团以老年人居多,我局还配备专业保健医生陪同,得到游客们的好评。另外,我们还组织人员多次深入社区举行“诚信进社区,百姓生活游”大型系列咨询活动,与广大市民进行交流,广泛听取市民的意见,卓有成效地推进了“创诚信品牌,树行业新风”活动的深入开展,大大提升了南通旅游质量品牌形象。
加强行业内的自律,旅行社、景区景点、星级宾馆、旅游汽车公司、旅游推荐企业等经营单位均结合企业实际,制定并公开诚信服务公约,实行社会承诺制服务,在行业内营造出了“处处都是旅游环境,人人都是旅游窗口”的良好氛围。
四是加大市场检查力度,促进我市旅游市场的进一步规范和良好行风的进一步形成。新开通了旅游咨询和投诉电话,并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对外公示。坚持整治和发展并举,创建与治理相结合的原则,加大对旅游市场的整治力度,根据总体部署,开展“春雷行动”,以整顿违规旅游广告为突破口,强化了对旅游广告的监管力度;以查处超范围经营为突破口,打击非法拉客、甩客等违规行为。对违规经营旅游业务的行为,采取了伏击守候、流动检查等方法,进行了有效的打击;上路上线检查,打击“黑车”、“黑导”、“黑社”,进一步规范了市场经营行为。
广泛开展行风联动评议活动,下大力气解决一些突出的问题,受到良好的社会评价。在行风建设中,我们以争创全省最佳办事环境和人民满意单位为目标,进一步落实责任制,严格推行首问负责制、工作失误追究制,加大查处和打击非法经营的力度,进行社会调查和评议,开展行业评比,组织“旅游质量品牌行动”主题活动和旅游服务质量大回访活动,并通过召开各界人士座谈会等形式扎实推进行风建设。加强了旅游行业的社会监督,先后6次邀请了行风评议员、监督员帮助督查,对所提出的问题逐一加以纠正。认真查处投诉案件,投诉办结率达到100%。
与此同时,我们还加大了旅游宣传力度,不断提升社会影响,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网站以及旅游信息等多种媒体,广泛宣传旅游行业举办的各种活动,旅游业发展成果,以及旅游行业的新面貌、新气象,极大地提高了旅游行业的社会影响力。